第124章 建昌(1)(1 / 2)

峡江一战的战报,迅速传到了高承和邹维琏的手中,双方也是不一样的情绪对待。

高承对这种冒进的行为当然不是很赞同,虽然结果上看起来是两败俱伤,但是一来死亡了太多民兵,二来峡江周边的百姓不知有多少会被泄愤式屠杀!x33

虽然这是一个人命如草芥的时代,但高承觉得,有些冒险性的伤亡是完全没有必要的。

只要自己这边的目的达成,邹维琏陈廷对急于进攻,高放自然可以游刃有余地选择出兵时刻,哪用这样两败俱伤?

不过即便要批评也是打完仗以后的事情,现在只能加以夸奖,但是隐晦地表达这种冒进行为以后不要再来了。

批阅完李邦华的守地方案以及高放的冒险行为之后,高承也看起了眼前建昌府发来的信函。

益王这些日子虽然胆气足了些,但到底是个摇摆不定的人。

这些日子,宣战,讲和,掏钱求和,种种方式都试了一遍。

高承一个也不回应,但也不拒绝,就是这样一直晾着他。

说心里话,益王怎么想怎么做他根本不在意,邹维琏怎么想怎么做才是他想弄清楚的事情。

那天傍晚的一场战斗已经让他看清了益王的这些人。

不能说王府护卫弱,只是他们毕竟是掺沙子良莠不齐的人,再加上没有高承的亲卫四处征战的经验,吃败仗是理所当然的。

只是今日这些信函当中,有三封格外有意思。

知府张盈气,长史宋昌义,参军李英召,同一天想办法派出来人送投降信。

张盈气即便是投降信都格外给大明面子,说自己不是背叛大明,只是惦念城中百姓性命,甘愿让高承夺城。

宋昌义则是先大表特表自己对十二镇的向往,再表示益王已经成了破船了,他不想一起溺死,恳求投降。x33

李英召则直接得多,就是你给我官位,我给你开城门。

大西北苦熬苦业那么多年的汉子,没那么多花里胡哨的。

对于这些信函,高承同样不予以任何回复,只是继续攻益王的信。

每天都有绑着檄文的信射进城里。

上面直接用大白话点明了,只抓益王,其余人不论!

这样的局势下,城中自然越加诡谲。

在这样的情形下,陈廷对颇为看好的后辈黄汉良杀到了建昌府。

黄汉良虽然年轻,但也自有一腔报国的血勇与上阵杀敌的决心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