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二百八十七章 “舌尖上的美食”(2 / 3)

李然明确的表示,自己选择的这几个菜品食物,不是根据好吃程度来挑选的。

这是李然根据灵感信息,以结论推原因总结出来的因由。

不管什么节目内容,美食毕竟和观众隔着一道屏幕,那种真实和味道,是很难被观众第一时间抓住的。

什么叫美食?

自古以来就有六因来确定菜品食物的成色。

色,香,味,意,形,养。

即然是用拍摄的手法展现,那给人的第一印像,一定要有冲击。

所以这六道排序,以颜色,外形,意义,营养,味道,香味为优。

不过这几场会议,也不全是李然的主场。

还是让他在这里学到了不少的东西。

就比如有人通过收视率的对比,来跟李然的六因对抗。

因为真实的收视率是不会骗人的。

食物的最终目的还是被吃掉。

只要吃的好,不管是不是外形,颜色诱人,收视率就很高。

反而是特意追求某种样式,到是没有人追捧。

还有人给李然举了两个例子。

就比如以前他们跟过的美食娱乐节目。

那里面的臭豆腐和羊肉串,不管从哪方面来说,都应该是羊肉串的人多。

可就是奇了怪了,只因为一个嘉宾的表情表达,受欢迎的程度,就是比羊肉串那里多。

很没有道理。

不过李然也不是接受不了别人建议的人。

何况在灵感当中的这部纪录片,更多的还是内容的表达。

至于里面的选材,还有方式,都还是有调整的空间。

最终李然和几个“导演摄影师”,一起确认了拍摄任务和需要的内容。

“舌尖上的美食”这部纪录片,需要对食物做很细致的考察。

从食材的选取,加工,烹饪,呈现,全部都要经过跟踪拍摄。

最后给到观众那里,一定是要让人能知道食物的形成,还有背后的东西。

把食物最有魅力的地方,展现出来。

尤其是后期配音,更是李然所重视的地方。

因为就像李然想的一样,食物和观众隔着一道屏幕,必须得有一个媒介,让他们能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。

这样的话,他们才能真正的喜爱和接受“舌尖上的美食”。

所以声音,或者说配音,就是李然重视的地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