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69章 王守仁(三)(2 / 6)

【后面的年岁,王守仁哪怕性情再桀骜,也得老老实实的科考,只不过他一路走来确实并不顺利。

要说一句,明朝开始的八股文就开始死得不能再死了,逐步给自己框在一个条条内。

破题、承题、起讲、入题、起股、中股、后股,最后束股。

说的好听是结构严谨,说得不好听就是死读书,当然,人家能考上还是有本事,只不过这对于人的思想是一种禁锢,几十年都为了科考而框限在八股文里,哪怕是日后高中也很难再跳出来。】

习惯很可怕,更何况是几十年的主动扎进去的习惯。

而各时空的人瞧见所谓的八股,以及慢慢越来越死板的要求,有些明白天幕所言。

哪怕是为了应付科考,但几十年下来,一个人的思维早已定型。

如此死板的陈条成为主流,确实会叫人越来越僵化。

朱元璋也很疑惑,他没这样要求啊,这会儿对于制度、问题确实有明确的要求,但写法没有固定啊。

李世民摇摇头,“这文章写得倒是漂亮,可里面的内容却是越来越少。”

歌功颂德确实少不了,但占比还是有讲究的。

皇帝是喜欢听有水平的好话,但你也该干正事的时候也得干啊。

“这八股文瞧着怎么像是只取经义啊?”

科考哪里能如此片面,哪怕是儒家也没有因为这等事情大肆喜悦。

【王守仁要接受科考,自然就得接受八股文,在一众长辈的辅导中,很快制订出了一个两年计划,名为《学好八股文迎接乡试挑选》。

但太聪明有时候就得频繁的换老师,王家的长辈不说当世大儒,但也是满腹经纶,可渐渐居然都有些教不了这个后辈,又高兴又惭愧啊。

王守仁有一个比其他人占据优势的地方,就是他爹已经把科举所有流程都过了一遍,不至于像是无头苍蝇一般。

王华丁忧完以后先给儿子做考前辅导,然后还得马不停蹄的上任去。】

【二十一岁的王守仁参加科考,浙江省的秋榜成功中举,七十多名。

秋天省试乡试成功,那么下一个目标便是明年早春的会试。

王守仁还没意气风发几天,他爹深知他儿子闹腾的脾气,长大了其实骨子里还是如此,赶紧叫他收拾包袱去北京,亲自看着他。

可惜王华没想到的是,他儿子到了北京居然跟竹子杠上了。

王守仁于科考上没有众多举子那