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34章 洛阳城变(2 / 3)

迹象,让董贼不能安心对阵。”

“三者,袁本初已经明言,会派一支军队沿黄河北上,绕过虎牢关,直奔洛阳,以乱董贼军心,若有机会,可配合他们打开洛阳城门。”

众大臣皆点头称是。

“既如此,大家便分头行事,待得本初大军逼近,再行商议。”

众人散去之后,王允才舒了口气,作为王氏家族的支柱,王允其实也承受着巨大的压力。

不过好在他王家的根基是在并州太原郡,不在洛阳,让他有些安慰,至少出事之后不会连累全族。

这也是为何当年的晋阳王家支持刘备建军,吕布未曾处置的原因,朝中有大佬存在,不太好下手。

而晋阳王家还仅仅是王氏的一个支脉,如今的主家乃是祁县王氏,也就是王允所在的家族。

闲话少说,就说众大臣商议以后,纷纷开始执行计划,今天东城着火,明天西城骚动,总之没有一刻安定。

李傕坐镇洛阳,本就压力很大,如此一来,实在无法忍受,只好快马飞报虎牢。

李儒分析道:“岳父大人,此必是朝中有人蠢蠢欲动,欲趁火打劫。”

董卓痛心疾首:“我自认对他们足够仁慈,为何,为何总是想叛我。想汉灵帝在时,他们这些清流皆被弃之不用,是我赏识他们,才给了他们机会,真是一帮忘恩负义之徒,实在该杀。”x33

原来,董卓自进京之后,也确实是想把国事办好,为此也做了极大的努力。

比如为遭受“党锢之祸”的人平反,委以重用,这难道不是该被赞扬的好事吗?

他董卓的亲信将领,一个个鞍前马后,却没有一个得到提拔的,最大的也就是做到了中郎将的位置。

可那些所谓的“清流”,比如何顾、陈纪、韩融、韩馥、刘岱、郑泰、伍琼……

他董卓都可以列出一个长长的名单,这些人几乎都是当初被汉灵帝压制而不得志之人,全是他董卓的提携,才有了做到刺史、太守的机会。

可结果呢,全他妈背叛了,此时的董卓无疑有些迷茫了,这人心究竟是咋回事呢。

我本将心向明月,奈何明月恨死我。

我以赤城待人,却总是被人所害。你们这些士族不是最讲究滴水之恩,当涌泉相报;士为知己者死等等这些吗?

为何老夫提拔了你们,可却没有一个向老夫效忠的?

思索万千,迷茫之中闪烁着一点光亮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