向书,基地方面会先对这些意向书进行一次初步筛选。
具备重大价值的会优先考虑,其余的则会堆积到预备区,在每个季度末的**会上进行讨论。
根据李华的说法。
徐云手上的这番意向书发自一月初,也就是说它并没有通过之前的初
筛。
正常来说,它会在三月底或者四月初拿出来详细讨论决议,至于是通过还是否定就不好说了。
所以这事儿吧说巧也不算特别巧,又不是今天上午或者前两天发来的,西昌这儿见到和重力梯度仪有关的图纸或者规划其实很正常。
徐云真正意外的点在于......
「李工,现在国内还有大学的课题组在做重力梯度仪吗?」听到徐云这句话。
他身边的潘院士也忍不住点了点头。
重力梯度仪的重要性自不必说,某种意义上是比光刻机还珍贵的国之重
器。
但既然是国之重器,同样代表着它的技术壁垒非常的牢固,不是立刻就能有成果产出的项目。
因此在研究价值上,它是与大多数高校的项目相悖的。
所以国内搞重力梯度仪的官方机构有不少,例如三院的3XX所等等,但大学的课题组就比较少见了。
看着有些费解的徐云,李华思索片刻,反问道:
「徐博士,既然你的课题组涉及到了重力梯度仪的测绘模组,那么你应该清楚国内研究重力梯度仪的专家权威吧?」
徐云点点头:「略有耳闻。」
李华见状伸出手指,在合作单位的吉林大学四个字上指了指:「看看这个,怎么样,想到什么了吗?」
吉林大学?
徐云顿时一愣,不过很快他便意识到了什么,猛然抬起头看向了李华:「李工,您莫非是说....吉大的黄大年教授?」
李华有些感慨的点了点头,接着叹息一声:
「没错,这个课题组就是老黄原先带过的学生们搞的,申请书上的黄雨婷,就是老黄的亲生女儿。」
徐云默然。黄大年教授。
这是国内曾经顶尖的重力梯度仪专家,立下过惊天功劳的国之栋梁。(347章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