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二百五十二章 掀他个天翻地覆!!(8.8K)(5 / 11)

毕竟是在用齿轮遮挡光嘛,导致最终测出来的光速大概有5%左右的误差。

所以后来的傅科——也就是搞出傅科摆的那位大佬,他想了想,就把齿轮改成了旋转镜。

同时在流程上又进行了部分优化,将精度锁定到了28.9万公里。

等到了迈克尔逊时期,他便又换成了八面镜,使得精度再一次得到了提高。

徐云在图书馆查资料的时候曾经发现。

副本中由于世界线变动的缘故,给阿曼德·斐索启发的阿拉果并未提出测光的思路,他在大学毕业后便一头扎进了波动说的怀抱。

自然而然的。

阿曼德·斐索也就没有在一年前完成自己的齿轮测光实验。

齿轮测光都尚且没有,就更别说傅科了:

傅科比斐索大概晚一年半完成了旋转镜测光,傅科的灵感正是源自斐索的论文。

所以在图书馆的时候,徐云就已经做好了预案,准备将光速测量作为一个切入点。

只是没想到,这个机会会来的如此之快。

当然了。

或许有同学会问:

不对啊。

迈克尔逊的精度不是更高吗,为什么不用八面镜呢?

原因很简单,说到底就两个字:

场地。

你别看斐索测光的步骤好像很简单,示意图上的距离似乎很短。

实际上由于光速实在太快,齿轮根本挡不住光线,斐索的实验一开始是失败的。

他只能不断延长实验距离和齿数,以及提高齿轮的转速,希望能挡住反射回来的光线。

后世网上能找到斐索测光的图示,看起来距离好像很短,但实操中的光路达到了8633米。

至于八面镜嘛......

不好意思。

22英里,多来两个都能去伦敦了。

因此几经思考之下。

徐云最终选择了傅科发明的旋转镜测光法。

其实旋转镜测光法的光路最短可以缩减到20米左右,但徐云为了能让实验更具热度,便选择了五公里这个剑桥大学能腾的出来的数值。<