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五十七章 太皇太后:王珪之罪,罪莫大焉!(2 / 5)

易就能让人想起安史之乱,想起唐代北衙禁军乱政的故事。

然后就等着朝野炸锅吧!

大宋士大夫们那敏感脆弱又无处安放的安全感,会让他们跳脚的。

所以,赵煦知道,李宪回朝之后,就不能让他走了。

留在京师,荣养几年吧。

不然,他只要回去了,就不会有好下场!

至于熙河路?

赵煦心中几个名字闪过。

有老将,有帅臣,也有未来的名臣,甚至还有旧党之人。

他需要好好想想,这些人的性格和利弊。

然后再想办法,推动其中之一,履职熙河。

在司马光、吕公著入朝前后,这个事情最好办下来,以免节外生枝。

宰臣们奏完边功后,就各自退下。

两宫第一次听政,就算结束。

这个时候,通见司的人,将御史台送入宫中的弹章,拿到了两宫面前。

“启禀太皇太后、皇太后、陛下……”

“此乃今日通见司所受御史台御史弹章……”

厚厚的弹章,堆满了案台。

无论是向太后,还是太皇太后,都是第一次见到这种传说中‘弹章连篇累牍’的景象,都是吃了一惊!

这里起码数十份弹章!

两宫要是逐一去看,今天晚上都不要睡觉了。

但,这还没有完。

通见司的人,很快就又送来了王珪自己的自劾书以及再次请郡的奏疏。

太皇太后看着被送到面前的王珪自劾、请郡帖子。

眼睛瞥了一眼赵煦,见到那個孩子,正一脸好奇与不解的模样。

太皇太后的神色,顿时就变了。

于是太皇太后,看也不看王珪的自劾、请郡文字。

就怕污了自己的眼睛,也怕自己一时心软。

她直接与左右吩咐:“将御史弹章,带回大内,吾与太后要仔细审阅,以免冤枉了国家宰相!”

说着,她就看着向太后。

向太后自然连忙起身,对太皇太后行礼:“此事,娘娘拿主意便好!”

向太后也闻到了些不同寻常的味道。

不过,王珪这个人,居然敢在都堂上说那种话?!

让向太后对其的印象,已经糟糕到了极点。

所以,无论太皇太后想要如何处置王珪,向太后都没有意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