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233章 【当断就断】(6 / 7)

的政Z,因为这种事一般归殖民部管,而且林志超也不是政客。

会谈很快结束,林志超和哈罗德·麦克米伦有一点私人交谈时间。

“林先生,你航运做得如此大,是否有考虑加入英国籍,这样可以更好的将业务打入欧美?”哈罗德·麦克米伦诚恳的发出邀请。

林志超的影响力实在太大了,据香港那边的港府办公室、军情六处等人员汇报,伦敦政府已经意识到,林志超的影响力已经不局限香港,而走向世界。而且,林志超在香港本土的影响力很大(根基稳)。

所以,趁着私人时间上,哈罗德·麦克米伦发出邀请。

“首相先生能为我引荐嘛?”林志超以轻松、幽默的语气讲出来。

实际上,他就是在等一个契机。至于双国籍的事情,会给他将来带来什么影响,那将来完全可以再处理。

识时务为俊杰,华夏要的不是他一个人的国籍,要的是他将来可以为华夏经济带来的帮助。

哈罗德·麦克米伦立即说道:“为什么不呢!”

随后他让秘书记下,准备为林志超写推荐信。

其实没有这些,自然也是可以轻松加入英籍,但有这些,政Z意味就更强了。

当然,这个籍贯对林志超来说,除了需要的时候拿出来,平常他都是以香港人自居的。

其实,‘香港人’这一词,是在七十年代‘麦理浩时代’才流行的;在这之前,香港人都非常尴尬,说是英国人显然是不对的,因为香港只是一个殖民地;说是华夏人,显然大家又不肯去过苦日子,或者说两边都不是好选择。

直到七十年代,香港的经济、社会福利等,都直线上升后,大家终于可以自豪的说‘我们是香港人’。因为那个时候,香港已经是亚洲四小龙经济最先发展起来的地区。

香港经济发展起源于50年代,而这个时候的台岛还在实行外贸管控、韩国还在打仗和不稳定、星岛尚且没有自治,压根不是香港经济的对手。

随后的几天。

林志超并没有回到香港,而是在伦敦连续参加了一些聚会和晚宴,认识一些伦敦的政商朋友。与此同时,他也想好了让奥黛丽赫本购买什么股票,那就是重工业和新兴产业。

其中重工业当然造船造车,新兴产业就是‘特易购’超市,选出五只股票,准备在年底全部买进。

另外一方面,有哈罗德·麦克米伦的介绍信,林志超也顺理其章的拿到一个世界商人的通行