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一百二十七章 不惯着(1 / 3)

历史这东西,都是胜利者书写的,胜利者的权势越大,身份越高,其书写的历史才更容易被大众所知道。

就比如今日之事,

建安元年,鲜卑骑兵受雇公孙瓒,南下介入大汉纷争;

五月初,鲜卑寇娄敦部携部众近万,与大汉丞相,武平侯张昊相遇于广阳郡南;

双方首脑于阵前会晤,此次会晤,将决定中原王朝与草原霸主未来十年的战争与和平。

历史动线走到这里,还算正常,

可若接着按照实情来写,便会留下这样的一笔:

‘双方首脑于阵前会晤,武平侯爷趁对方不备,唆使部将关羽、典韦偷袭寇娄敦,将其斩落马下。’

如此,难免会让一些见不得武平侯好的人,觉得他武平侯不讲武德,不遵礼数,然后被冠上一个卑鄙无耻的小人名号。

就算有内卫府这样的监察机构控制舆论,或者在张侯爷的强力管控下,百姓们不敢说什么,但总会有那些不怕死的,或者沽名钓誉之类的文人,借着此事,对张侯爷口诛笔伐。

但是,

如果最后的胜利由张侯爷获得,那今日之事,在史书上,只会这样写:

‘双方首脑于阵前会晤,鲜卑胡蛮出言不逊,屡犯吾皇天威,我大汉贤相,武平侯爷警告未果,无奈之下,只得令麾下二将,将其斩落马下,以卫大汉天威,护我天子颜面。’

当然了,

这些都是大的方向。

但真正落到每一笔上,却都是一个又一个的小人物所构建而成,当这种小人物出现的场次多了,小人物也会成为被历史铭记的大人物。

就比如,

张侯爷身边的关羽和典韦。

双方会晤大概有那么一炷香的时间,关羽和典韦一句话没说,全程交流,皆以眼神完成。

但当侯爷一声令下,独自调转马头,往己方阵营的方向狂奔时。

反倒是原本应该作为配角甚至陪衬的部将,开始策马向前,逆流而上,成为了全场最耀眼,最闪亮的那两颗星。

焦点,

两万多人的焦点,

鲜卑和大汉朝廷时隔多

年的交流,历史焦点,全在关羽和典韦身上了。

也许,

不知内情的人,永远都想不明白,

一场突如其来,且没有一点点防备的首脑会晤,竟然会是这样的结果。

但世事,不就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