幸好贾母虽然偏疼贾宝玉到了宠溺的地步,到底还没有失去理智,以前贾政教育孩子,她总是拦着,主要是因为贾政只会棍棒教育,略微不合他意就非打即骂,嘴里从来没有好话,不是“孽障”就是“逆子”,把孩子管得见了他跟鹌鹑似的,贾母能看得过眼才怪。
姚先生则不然,贾母仔细问过贾宝玉了,知道这位先生在课业上严格,但只要上课认真听讲,好好完成作业,学生们有疑问会耐心解答,有进步就夸奖,就算脑子不够聪明,学起来比较慢,只要态度积极诚恳,他也不会太苛刻。
贾宝玉愿意听他讲,也能听得进去,这在贾母看来就是好老师了,因此,哪怕她心疼宝玉,觉得他上学太辛苦,也只是嘴上絮叨两句,在饮食起居上多下功夫,并不会不让他去。
贾母毕竟不是老糊涂,她疼贾宝玉,是真心希望他好,既然有贾宝玉不反感的好老师,能教导引领宝玉上进,她只有高兴的份,不会去阻拦拖后腿。
好多人说贾宝玉想法怪诞,其实是因为他跟主流思想不大一致,他不慕名利不爱权势,看不上为利益汲汲营营之人,平等的讨厌每一个满心市侩的俗人。
贾宝玉所唾弃的“禄蠹”,是那些为了功名利禄去读书的人,而不是说在他眼里读书人是“禄蠹”,只是他说这话时年纪小,表达的不全面;他表现的不喜欢读书,除了小孩子贪玩以外,更重要的是,在他朴素的观念里,读书识字,是为了明白事理充实自己,可是周围人都跟他说,读书上进,就是为了将来考取功名好做官,一下子戳在他的雷点上,激起他的逆反心理,偏偏他年纪又小,好多事只是有个大致的概念,跟别人分辨不明白,只能表现出对读书的厌恶,就成了贾政眼中顽劣不成器的“孽障”。
姚先生则不同,他是大儒,学问自不必说,哪怕认识的时间不长,也足以折服贾宝玉这个小少年,关键是姚先生心胸开阔,能包容各种观点,贾宝玉试着表达过对仕途经济的不喜,姚先生非但没有批评他,反而有赞赏之意,这就让他对姚先生好感大盛,升起知己之感。
不过姚先生能被林如海请来,做林墨玉举业的恩师,思想深度和为人处世都无可挑剔,他本人是个闲云野鹤般的人物,出身书香世家,也曾考中过进士,却没有留在官场,而是开了家学堂教书育人,真正的心性高洁不慕名利,他认同贾宝玉的思想,更知道他的想法有许多偏颇之处,他会更严格的教导他,在他看来,这孩子是块璞玉,精心雕琢必能大放光彩,他愿意做这个雕琢之人。